国际知名商法、金融科技和数字法学专家,中国政法大学金融科技法治研究院院长赵炳昊教授作为金融科技法治领域的长期深耕者,今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金融科技和Web3的法律政策与监管》选修课。这门课程旨在深化学生对金融科技革新背后的法律、政策和监管框架的理解,以更好地应对未来Web3等金融科技对现行法律政策带来的挑战。本课程尤为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赵教授通过邀请行业领袖和顶尖学者共同授课,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和实践性。
2024年3月25日,在《金融科技和Web3的法律政策与监管》选修课第五讲中,赵老师以《中国国内加密货币相关刑事案例研究》为题,依次讲授了区块链行业总体发展现状、全球区块链产业图谱、全球虚拟货币犯罪发展态势、虚拟货币犯罪特征和案件侦破难点;中国国内加密货币相关刑事案例研究之重大法律问题、一般法律问题。通过深入的案例分析,赵教授向学生们揭示了当前加密货币犯罪刑法规制的现实困境:
1.民法、行政法对加密货币规范的失范造成了刑法规制的失序;
2.加密货币自身内因;
3.投资者教育和保护缺位;
4.加密货币的快速发展凸显法律滞后性;
5.我国加密货币的刑事立法欠缺。
赵教授强调了法律专业人士在新兴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的重要作用,即不仅要深化对现有法律框架的理解,还要积极探索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新法律理论和实践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赵教授不仅传授了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们对金融科技法治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和兴趣,培养了他们面对未来法律挑战的能力和信心。
![C0413](/__local/8/06/0A/29184C397DD08DF6393E1E58E66_B17E790D_C0413.png)
![B9366](/__local/B/54/D2/2D1CA0ECD131D1D26EA549AD648_56921F8A_B9366.png)
与此同时,本节课还特别邀请了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执行会长、IEEE计算机协会区块链和分布式记帐技术委员会主席、ISO/IEC JSEG15元宇宙标准化评估组召集人、香港理工大学副研究员、港股100强研究中心顾问李鸣老师。李老师的授课主要聚焦于《标准化促进Web3.0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详细介绍了Web3.0的整体发展生态,包括其技术基础、应用案例以及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在标准化工作方面,李老师深入讲解了标准化分析方法论、标准化思路、标准化需求、标准化体系结构,以及标准化在确保技术互操作性、增强系统安全性以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此外,他还讨论了与Web3.0相关的安全问题和反洗钱趋势,强调了在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确保合规与安全的重要性。最后,李老师以《技术的本质》这本书为灵感,和同学们探讨了科技的本质以及科技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启发学生们对科技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
在课程尾声,赵教授与李老师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灵魂对话”,集中讨论了一个行业内极具争议的话题:在科技创新的发展过程中,预设标准和先验性创设法律监管框架是否会成为创新的束缚。他们共同呼吁政策制定者、行业标准机构和科技企业之间建立更加开放的交流协作机制,共同探索既能激发技术创新活力又能确保社会公共利益的最佳实践方法。
![9A7EB](/__local/2/88/AA/25423D0AE203B250029401681F3_AA06396B_9A7EB.png)
![4D60F](/__local/8/0F/F2/9CDD8E97BECB5D876B9896DDA06_F9B0B405_4D60F.png)
《金融科技和Web3的法律政策与监管》选修课程的开设,体现了中国政法大学对未来教育方向的深刻洞察。该课程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金融科技和Web3新兴技术的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提前接触并深刻理解这些领域内的最新动态、面临的法律问题及挑战。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还通过引入行业专家的实战经验,显著提升了学习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政法大学金融科技法治研究院作为我国在金融科技法治研究领域的重要智库,承担着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使命。研究院通过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和政策建议,对我国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完善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研究院在塑造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法治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法律教育的进步和法治建设的创新持续贡献着力量。